赤小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错过再等一年,这4种疾病,最适合冬病夏 [复制链接]

1#

每当炎热的夏天,「冬病夏治」一词总是被提起。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长夏胜冬”,即夏季养阴,冬季易受风寒邪侵袭。

“冬病夏治”作为中医传统的特色治疗方法,如今也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养生方式。

冬病是什么?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因人体素来阳气不足、外界气候寒冷,致使正气无法祛邪,或导致一些慢性疾病反复发作或加重,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泄泻、关节冷痛等。

何谓“夏治”?

就是指夏天三伏时,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通过温补阳气、活血通络、散寒祛邪等治疗方法,达到祛除阴寒之病邪,增强机体抗病邪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这个好时机,等到秋风渐起,外寒复来,我们的身体就会再次陷入陈寒未去,又添新寒的困境中

这四种病,最适合“夏治”

要注意,冬病夏治是为了温补人体阳气,比较适合“阳气不足、不能固护温煦人体,导致阴寒之邪侵袭人体。冬季病夏治并不适合有阳气不足、阴气亏虚的人群。若一味增加阳气,会损害阴气,导致人体阴阳失调,反而加重疾病。

1呼吸道疾病

常见的疾病有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肺主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邪入,尤以儿童、老人最易受邪。这类病害遇寒则加剧,冬季和春季等气温偏低时频繁发生。

2各类疼痛

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腿冷痛、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在中医学看来,寒主痛、风寒、湿邪都会加重骨伤痛,夏季人体毛孔疏松、血液流通顺畅,可运用驱寒的药物或方法,有效祛除风寒、湿邪,缓解关节骨痛。

夏季可用热水熏蒸,或热敷痛处,加速痛瘀部位血液循环,可防止冬病复发。熏蒸或热敷时,可以用生姜、肉桂、艾叶等来提高疗效,这种方法也可用于预防冻疮。

3.消化疾病

脾胃虚寒性疾病如慢性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许多人认为自己肠胃不太好,这是虚寒性肠胃问题,日常表现为消化不良,容易出现胃酸、胃胀等症状,吃冷饮或吃寒凉食物容易导致胃痛、拉肚子等。

夏季多用姜,能起到清热解毒、散寒化痰、缓解虚寒引起的肠胃不适的作用。平时可采用针灸、穴位敷贴等疗法,以激发正气,减轻疼痛,减少冬季的发作。

4.妇科病

经期失调、痛经、产后头痛、伤风坐月等。女人素体属阴,本属多阴多血,加上现代生活中饮食生冷瓜果、冷饮、冰激凌,夏季着装偏于暴露等诸多因素,使女性的血液容易因寒而凝滞,造成各种症状。

冬病夏治,很多妇科疾病都属于“虚”“寒”,适宜冬病夏治,祛除体内阴寒,温化寒湿,活血化瘀,从而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虚寒,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症等。

冬病夏治综合调节

饮食注意

夏天天气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的产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因此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等。

膳食要遵循“多酸多甘、补气去火”的原则,可以选择具有补气清暑、调理脾胃、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荷叶绿豆粥等。

不能吃太多寒凉的食物。夏天酷热,容易贪凉,吃太多寒凉之品,吃太多寒凉之品,就容易导致脾胃虚弱,甚至会伤及全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引起阳虚。

养心养神是关键

汗为心之液,夏季汗液大量排出,不但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害,所以伏天养心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对于本身有心脏病的病人。红色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红色的食物,比如红枣、红豆、樱桃等,能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作用。

清热解毒不可忽视

三伏天闷热潮湿,人体易受湿邪的侵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按摩足三里、承山穴、背部拔罐、背脊两侧刮痧等,都能有祛除湿邪、调和营卫的功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