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读医圣张仲景的经典方剂麻黄连翘赤小 [复制链接]

1#

所谓湿热之症,是体内湿邪与热邪相互交织的一种状态。

这类患者往往呈现出一系列典型特征:

面部:常常像是被一层油脂所覆盖,整日油光满面,给人一种不清爽的感觉;

口腔:总是黏黏糊糊,异味频出;

身体:即便睡眠时间充足,却依旧困乏无力,仿若深陷泥沼,越睡越觉得倦怠;

排便:大便软烂不成形,黏附在马桶上,极难冲洗干净。

当然,湿热在不同个体身上会有多样表现,但倘若发现舌边伴有齿痕,舌苔呈现黄腻之色,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体内存在湿热之患。

接下来深入剖析一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精妙配伍。

其组方如下: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桑白皮,生姜,炙甘草。

麻黄,其独特之处在于解表之力,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皮肤的门户,使药性直抵肌肤表层,将潜藏于体内的寒邪驱逐出境。

生姜,性温散寒,是我们应对受寒感冒的常用之品,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下肚,寒意顿消。

连翘,肩负清热与疏解气血瘀滞的双重使命。当气血瘀滞不畅时,就如同道路拥堵,车辆积压,气血在局部聚集无法疏散,便会以疮疹的形式爆发于体表,红肿热痛。

而连翘恰似交通疏导员,能够将这些瘀滞的气血巧妙地透散开来。

杏仁,可滋润肺气,肺主皮毛,肺气充足则皮毛得以滋养。同时,杏仁作为仁类药材,蕴含丰富的营养精华,能够润泽干涩的肠道,为体内的火热邪气开辟一条通过大便排出的通道。

桑白皮与赤小豆相互协作,二者皆有利水之功,可将体内的浊水与邪热引入膀胱经,借助小便将其顺利排出体外,使湿热之邪有了宣泄的出口。

最后,大枣与炙甘草联手,发挥顾护脾胃的重要作用。

正如《难经》所云:“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脾胃乃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功能健旺,才能从根源上杜绝皮肤病的滋生与复发。如此一来,该方从体表到体内,从祛邪到扶正,实现了上下表里的全方位兼顾与治疗。

在临床应用中,此方可广泛用于多种皮肤疾病的治疗。

像湿疹,皮肤瘙痒难耐且伴有渗出;荨麻疹,风团此起彼伏,瘙痒剧烈;痤疮,面部粉刺、丘疹、脓疱丛生;皮炎,皮肤红肿、脱屑、瘙痒;玫瑰糠疹,皮疹呈玫瑰色斑疹,伴有糠状鳞屑;皮肤瘙痒,不明原因的瘙痒让患者苦不堪言;带状疱疹,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疼痛难忍等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