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出三伏后,入秋最易生病的29天到了这样
TUhjnbcbe - 2025/1/2 17:10:00

长达40天的三伏天结束了,出了伏天后,天气虽然开始由热转凉,体感上舒服不少,但对于咱们中老年人来说,从现在到秋分的这段时间,被称为“最凶险的29天”。

因为这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心脑血管疾病、感冒、腹泻等大小疾病高发,养生防病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1

饮食养生要点

刚出伏的这段时间,既有暑热余气,秋燥也开始明显,要警惕燥热伤人。饮食上要注意减辛增酸,吃一些健脾利湿、滋阴润燥的食物。

扁豆、茯苓、山药、豇豆、红小豆等去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还有银耳、蜂蜜、藕、甘蔗、梨等滋阴润燥的食物都很适合此时食用。

1

喝一粥

赤小豆搭配百合煮粥,既能清利湿热,又能养阴润肺,特别适合初秋时节。

赤豆百合粥

大米、赤小豆、茯苓、百合。

大米、赤小豆、茯苓、百合按照10:1:1:1的比例洗净,赤小豆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

大米、赤小豆、茯苓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小时左右;

赤小豆软烂后,放入百合,再煮10分钟即可。

2

饮一汤

雪梨莲藕汤

雪花梨、莲藕、蜂蜜。

雪花梨和莲藕用擦丝板擦成细丝,加入水中煮10分钟,最后加入蜂蜜熬煮一段时间即可。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合症状有咽痒咳嗽、发热烦躁、口渴喜饮、痰稠不爽等。

2

起居养生,保健防病

1

自制暖腹袋防腹泻

此时正是脾胃比较虚弱的时候,容易发生腹泻。如果您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制作暖腹袋来调理。

点击视频查看专家讲解△

暖腹袋

艾叶、草果、小茴香、桂皮、苍术、藿香、木香、丁香各5克。

打碎后用纱布包或者旧丝袜装好,订上带子,晚上睡前把药包放在肚脐上系在腰间,第二天起床后取下即可。

这些药材都是辛温芳香的,透入性很强,外敷就可以达到健脾暖胃、解暑化湿、止痛止泻的目的。

但要注意,这个药包主要适合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口干、大便秘结就不适合再用了。

2

常按降压沟防高血压

较大的温差容易造成血压不稳,可以经常抹降压沟,防止血压突增。耳朵上分布着多个穴位,耳后贴着皮肤的凹陷被称为降压沟,从上到下用手指捋这条沟,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经常按也有好处。

每天早上捋双耳后的这条沟下,大概两三分钟做完,做完后耳朵会有温热的感觉,次数太少是达不到效果的。

3

注意保暖防感冒

虽说“春捂秋冻”,但是像肚脐、后背、脚、头等部位还是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减少冷热变化对血管的刺激。

一是要注意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三伏后,入秋最易生病的29天到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