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或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则成为伤害人体,导致外感生病。而这六种发病的原因就是我国传统中医所说的“六淫”。在这六种外感病因之中,“湿邪”最让人腻歪。当我们受到湿邪的侵害,会令人体油脂分泌过旺,脸上会出现油光发亮的现象;经常会有肚胀的情况发生,感觉大便拉不干净;会感觉口苦、口黏;经常性的感觉到困倦,大脑的反应速度变得迟钝;还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女孩子,脸上会长出许多痘痘,最是令人烦恼。
面对湿邪的困扰,作为西医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一般会按照内分泌失调或亚健康状态来进行治疗。对于中医来说,治疗因外感湿邪引起的病症可以说是手到擒来。但有时候,人体外感湿邪虽有症状,但还曾未达到致病的地步,并且服用中药每天需要花时间熬制,这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相互矛盾。还有一点,中药口味极差,当代很多年轻人并不接受。但有一种药食同源的食品能解决这些困扰,既能赶跑湿气,又简单有效,它就是薏米。
在所有的祛湿方法中,最为简单有效的非炒薏米莫属。无论是民间盛传的薏米赤小豆汤,还是乾隆的祛湿八珍糕,均属于药膳,既好看,又好吃,最关键的是,随着中医知识的推广,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祛湿健脾比补肾更为急迫,更为重要。而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祛除湿气,这就是我国中医传统食疗的惬意之处。
我们再转回来说说薏米的作用。薏米又名薏苡仁,在古代,它是作为珍品进贡给皇宫的宝物,所以又被称为“享米”。作为中药,薏米性凉,味甘、淡,是补身佳品。桂林地区有个民谣: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同时,薏米还是我国传统的美颜食品,有美白滋润、消斑平痘、润肤除皱的功效。
生薏米有着寒凉的属性,长于清热排脓。但我们日常用于健脾、除湿、止泻还是把薏米炒熟后再用为好,因为炒制薏米时,可以用灶火的热力把薏米中的寒凉之性驱逐出去。而且“焦香入脾”,从五行学说的角度,火生土,炒制过带苦味和焦香味的薏米生脾土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对于女士来说,她们中的很多人怕凉,所以更宜食用炒熟后的薏米。
炒制薏米的方法很简单,将锅烧热后放入洗干净的薏米(有人认为薏米不需要淘洗,就用干的。但我觉得从外面买来的东西还是水洗一下为妙。薏米水洗两三遍后,只要把水沥干就可下锅)。薏米下锅后全程不停翻炒,并且要随时控制火候,特别是在中后期,要使用小火。大约炒制45—60分钟,薏米的表皮泛出微微的焦黄色,且散发出粮食特有的焦香气,才算炒熟。将炒好的薏米放凉后装入密封的容器内,可保存大约3个月左右。
寒冬将至,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这时侯人体特别容易受到寒湿的侵袭,常会有关节疼,腰腿疼,手脚发冷,肚痛拉稀的现象出现。要想预防寒湿,每天早晚一杯热热的薏米红枣汤(粥),加点姜丝或红糖,足以解决问题。
对于脸上生斑或长痘的白领小姐姐来说,每天一把炒薏米,用95度以上的滚开水冲泡,早晨空腹时就喝上一杯,然后直至把薏米泡开花,一天之内再喝上两三次,坚持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斑淡痘消。
可能说起来大家不会相信,我曾借助红豆薏米汤为家人和周围的一些朋友消除过一些心理问题。前面说过,人体受到湿邪困扰,会感觉困倦,大脑迟钝、麻木,出现情绪低落等一些心理问题。这是因为脾与思虑相关,受湿气影响,脾气结滞,可见精神萎靡,导致心理情绪出现问题。而利用红豆薏米汤除湿健脾,再辅之以疏导开解,很快就能让人重新振作起来。
薏米是好东西,但它的药力并不强烈,所以要常吃,而不是偶尔食用,否则起不了作用。而且有些人并不适合食用薏米。首先是准妈妈不要吃它。有研究表明薏米能够导致宫缩,会增加孕妇流产的几率。寒性体质的人群和正在来例假的女性不要吃薏米,但炒熟的薏米并加上红枣或姜之后可以食用。当然,为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去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中医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最好也不要吃薏米,因为薏米比较难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
怎么样?薏米是好东西吧。你“湿”了吗?要不要来点儿薏米祛祛?
¥20黑龙江小薏米g小薏仁米五谷杂粮薏苡仁薏米京东¥46.48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