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23 18:49:00
今日雨水,24节气中排名第二,但却是狗年的第一个节气,寓意着雨水开始增多。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雨水后,大地回春,万物生发,是一年之中的大好时光。雨水尤其在膳食上,顺应风邪渐增、湿气渐重的气候特点,应少食狗肉、羊肉等温热之品,以及其他油腻之物。可以适当多吃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以健脾养胃;可吃沙参、西洋参、淮山、茯苓、决明子等,以清除湿邪。春寒料峭,随着降水的增多,适当的食补就要跟上来了,健脾祛湿,顾护脾胃阳气,保持肝气调和顺畅视为重点,健脾利水,清热祛湿:茶叶鲫鱼汤食材:茶叶(铁观音或普洱)10~12克,鲫鱼一条,食盐、花生油各适量,生姜3片。制法:1.茶叶用开水淘洗一遍;鲫鱼洗净,去鳞、腮、脏杂。2.把茶叶纳入鲫鱼腹内,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武火煮沸。3.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调入食盐和花生油即可。茶叶鲫鱼汤茶叶鲫鱼汤是我们养生食谱当中比较常见的一款,这款食物的制作方法非常的简单,大家都知道茶叶和鲫鱼都是有一定养身效果的,茶叶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仅可以美容养颜,还具有解毒、防辐射的功效,而鲫鱼则是一种具有大补功效的鱼类,它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对于补充人体营养效果甚是明显。祛湿去邪,健脾养胃:薏米红豆粥薏米红豆粥食材:薏米g,枣(干)25g,赤小豆(红豆)50g,仙鹤草10g,调料:白砂糖适量制法:将薏米、红豆以温水浸泡半日;用纱布将仙鹤草包好;大枣去核浸泡;将薏米、红豆、仙鹤草、大枣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稀粥,最后撒上糖调味即可。红豆薏米粥薏米红豆粥是治湿邪最好的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养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护肝明目,排毒养颜:红枣炒木耳红枣木耳汤食材:木耳24个;红枣12颗;冰糖16颗;红糖适量;水适量。制作方法:将木耳泡于水中,约10分钟。将红枣洗净,放于碗中,以备待用。锅中倒入一半水,放入冰糖,开火,将其烧开。将泡好的木耳反复洗净后沥干水。锅中水烧开后,放入红枣与木耳。煮开后,调成小火进行熬。熬约十分钟,倒入适量红糖,均匀搅拌。再熬二十分钟,关火盛入碗中,就这样,热腾腾的红枣木耳汤便可以喝上了,来一口木耳红枣,细滑甜润。红枣木耳汤中医认为,肝主面,肝气疏泄条达则气色红润,神清气爽。肝脏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化工厂”。肝脏是身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肠胃道所吸收的有毒物质,都要在肝脏经过解毒程序变为无毒物质,再经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以中医观点而言,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血液流经肝、胆,此时应让身体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则肝的修复功能受到影响,体力无法恢复,连带思考能力也会变得迟缓。雨水节气今天正值24节气中的雨水,天气也正如王冕的诗句一般“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天气预报今天大部分地区都有降雨降雪,虽然年已逝,草木萌动,但是春捂秋冬,注意保暖才是防护之道。吃了几十年的鸡蛋,第一次这样吃竟然还是治疗胃病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