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入伏第1天,不是光吃顿饺子就完了澎湃在
TUhjnbcbe - 2025/2/7 17:17:00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天正式进入了“三伏天”中的“初伏”,出汗的苦日子不再是断断续续的,而是成为日常模式。

今年的三伏时间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今年的三伏又是一个

长达40天的加强版的三伏天!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科学依据在哪?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主要原因。

大家也都拿出了压箱底的防暑高招。

那会高中教室没安空调,整个人喷火!就靠这个保持理智,最热的时候每天一瓶。

穷学生时代,全靠这物美价廉的风油精了。有一次带到班上,结果一节课就被全班人用完了,第二天人手一只。但不要涂多,否则你会凉到痛。

再看这位小哥自制的空调扇,瓶子里的冰水会顺着绳子慢慢地流出来,再通过风扇一吹,透心凉,心飞扬!

再厉害的物理降温都不如这心静自然凉。这位同学更是绝,索性把触手可及的东西全换成了冬天的样子,比如打开手机,屏保是冰雪,打开电脑,屏保是冰雪,然后就是多喝水……

说了那么多年的“三伏”,你究竟知道“三伏天”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吗?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原来“三伏”只是一个好听的名字而已,真正的意义其实是“邪”,而“三伏天”所携带的“邪”就是“六邪”中的:暑邪!

如果你天真地以为三伏天要防暑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正好是相反的,要防寒!防寒!再防寒!!!

有没有搞错?难道让我们40℃裹着棉被吗?

且听小编娓娓道来。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在防寒开始前,我们先判断下体内有没有寒气:

1、手脚冰凉、怕风怕冷

2、病症以肿胀、疼痛为特征

3、腹痛、腹泻、分泌物清稀

4、口干渴,面色青白、舌苔白

5、背部酸楚不舒

6、呕吐、咳嗽、吐痰、鼻塞、喷嚏

??

远离寒邪三不要

不要大量吃冷饮

夏季,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等冷食大受欢迎,但是过量食用,会对人的阳气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孩子,过食冷饮,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不要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空调温度最好控制在24~26℃,睡觉时应关闭空调或将其设置为“睡眠模式”。

小贴士: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不要运动后立即冲凉

夏季运动后的燥热、流汗让人难以忍受,不少孩子从外面玩回来直接冲个凉水澡来降温,但这会让更多的寒邪进入体内。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湿寒进入体内。

三伏天在吃上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你是一个资深吃货,又急需要养生的冬病夏治,那你可要找个小本本记录一下了。

01

三伏天喝热水有用吗?

三伏天喝热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发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热的作用。

但这种方法并不是短短一个三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的。并且热水到了体内会逐渐降温,和体温趋于一致,所以喝热水排除体内寒气太夸张了。

长期喝热水会对口腔及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容易引发口腔炎、食管炎,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建议水温在40℃到45℃,既符合口腔温度,也适合胃肠的温度。

02

入伏吃三肉

??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羊肉不是冬天的温补食品吗?其实三伏天吃羊肉,也是有不同效果的。

医院沈雁英教授介绍,现在人们太贪凉了,冷饮一杯接一杯,空调一吹一整天。这时疾病也来了,比如冷饮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空调则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

这个时候适当吃点暖性的羊肉,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如果你整晚地吹空调,早上起来觉得头很痛,饮食中吃点羊肉就能缓解了。

??鸡肉:补充恢复体力

这高脂高蛋白的鸡肉,又有什么作用呢?

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陈意介绍,人在三伏天时,体力消耗会增大,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适当吃些鸡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补充体力,挺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鸡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非常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帮助恢复体力。

??猪蹄:丰富的维生素

三伏天出汗多,人体中各种维生素损失也多,这时候吃点猪蹄,可以很好的补充维生素,提高自身免疫力。

03

入伏吃三瓜

??苦瓜:清热祛痱子

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功效。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了,那就在餐桌上加点苦瓜吧。

??丝瓜:缓解痰喘咳嗽

丝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全身都可入药,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冬瓜:利尿增食欲

听名字就知道非常适合炎热的三伏天食用。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并且冬瓜含水量较多,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上面这三种,还可适当的多食用些苦味蔬菜,同样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除烦、健胃等功用。

03

入伏吃黄鳝

初伏/小暑除风湿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黄鳝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04

三伏喝“三豆汤”

清热解暑、健脾利湿!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

三豆汤能祛痘除痱子治多种小儿病!这么好的消夏饮品,别忘了每天给孩子做上一碗哦。

1
查看完整版本: 入伏第1天,不是光吃顿饺子就完了澎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