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姐妹们都听过湿气这么个概念,一听到湿气,姐妹们就会发来灵魂三问了:湿气是什么?怎么判断有没有湿气?有湿气了怎么去湿气呢?不要着急,咱们一个一个来解决。
首先,什么是湿气?湿气其实是一种中医理论的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古人常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气(又称湿毒)遇寒则湿寒,遇热则湿热,遇风则风湿。湿气缠身,则虚不受补,如隔山打牛,同时也是诸多慢性病的根源所在,例如:腰酸关节疼痛;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皮肤油腻,起湿疹;胸口闷;痰多,咳嗽等慢性疾病。
那么怎么去判断自己有没有湿气呢?重点来啦!拿小本本记好咯。
1.看起床的状态: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2.看嘴巴:如果你伸出自己的舌头,十有八九会发现自己:舌头边缘有齿痕类似锯齿状,舌苔黄腻,白白的舌苔铺满了整个舌头,舌头中间还可能有裂纹,比如这样:
这是由于体内湿气重,导致水湿内阻,造成舌头胖大,舌的边缘受到牙齿的挤压,久而久之,就成为了齿痕舌,所以舌头边缘有锯齿。再有呢就是如果天气渐暖,喝水较少的时候,即便没有锯齿舌,但是舌苔会呈现黄色,口干,口苦会更加严重。
3.看皮肤,一般湿气比较重的话,皮肤会大量出油,平时看起来油光满面的,还会伴有粉刺痘群出现,而且肤色看起来会比较蜡黄,没有正常肌肤的那种红润有光泽。
4.看身体:湿气较重的的人群会有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比如:肢体酸痛、手脚出汗、体味比较重等症状。
5.看排泄物:通常正常的排便是金黄色,圆柱体并且排便时很通畅的,而湿气重的人群通常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大便黏腻,难以冲下去;小便灼热发黄。这些都是体内有湿气的症状。
6.其他:湿气还会导致易躁易怒,容易发脾气,怕热,怕潮湿,这些都是湿气带给咱们人体的情绪以及感受上的特征。
上面这些就是咱们自己判断体内有没有湿气的判断方法,那么判断完了,体内有湿气要怎么去湿气呢?接下来,老师就教大家几个方法:
1、红豆薏米茶:相信大家对于红豆薏米茶也都不陌生,也都知道红豆薏米茶可以祛湿,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也是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饮食清淡适量:肠胃系统负责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4.避免潮湿环境: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5.日常睡前泡脚: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益母草、红花、艾草、百草、老姜等,祛湿的效果会更佳。益母草泡脚的好处有非常多,能够起到利尿消肿,收缩子宫的作用,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艾草泡脚的话能预防感冒,改善头痛,增加抵抗力,祛寒温养经络,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排湿气。老姜泡脚可以驱寒,改善睡眠,提升睡眠质量,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好啦,咱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咯,我是俊皓老师,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