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州菜市场因服务太好上热搜,北方人羡慕请
TUhjnbcbe - 2025/2/23 10:14:00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古龙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在菜市场里,你能看到这个城市的民生百态,满眼的烟火气息,会让你不自觉地生出想要踏实生活的念头,似乎一下子就治愈了你潜藏已久的焦虑和慌张。

前段时间一条#南方菜市场的服务太到位了#的话题上了热搜,身为老广的华仔并不觉得广州的菜市场服务有多周到。买排骨帮手斩开;买条鱼,他们会帮你劏鱼、刮鱼鳞、清理内脏;买鸡爪去指甲;买鸡腿肉可以剔骨;猪肉是分成成全瘦、半肥瘦的,而且如果你嫌你选中的那块肉太大,档主还可以帮你切掉一部分。夸张地说,你买一两,他们也会称给你。

就连买玉米都可以帮你一粒粒地剥出来,葱可以一条一条买,生姜、蒜头、辣椒等佐料可以一颗一颗买……排骨可以一根一根买,冬瓜可以一段一段买,鸡蛋可以一个一个买……喜欢多少就买多少,档主们基本有应必求,甚至会主动提出帮忙。

南方老板不仅服务到位,还是隐藏的美食专家

当你对着一块块猪肉不知如何选择时,肉档的档主会询问你买肉的用途,再根据你的需求给出专业的意见。这个季节应该吃些什么,饮食应该如何搭配,这种蔬菜、这种肉应该怎么煮才好吃……只要不是“买菜高峰”,他们基本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买菜了,一圈市场逛下来,你也许就获得了不少的养生常识、烹饪宝典。

怪不得说“食在广州”,原来在市场里的每个档主,都是隐藏的厨神。广州的菜市场服务那么到位,估计是广州人对食这方面近乎“厌尖”的态度。

吃东西讲求新鲜,当天吃的饭菜就要当天买。买太多囤在冰箱里放几天再吃,味道就大打折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南北不同的饮食习惯,而不同的饮食习惯,也造就了不同的菜市场文化。

在我们眼中的习以为常,在北方人的眼里简直就是非一般的一条龙五星服务,北方小伙伴表示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北方老板帮我把鱼敲晕,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北方摊主可能觉得你是来找茬的,老板:你看我像鸡爪子不?原来在北方,买排骨是要一整排的,葱是要论斤买的,白菜土豆这些都是一筐一筐来的......在北方,你敢买两根芹菜,老板就敢直接说:拿走吧,不要钱了。前提是,你要承受老板无意识下做出的嫌弃小眼神。

你敢买两根小辣椒,老板就会送你一句口头禅:送你了,还没我一个袋子值钱呢。北方老板就是这么豪气冲天!毕竟下一位顾客准备买斤白菜呢!两根小辣椒算什么!总而言之,南方人买菜买一“顿”,北方人买菜买一“吨!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被广州的菜市场“宠坏”了。

南方菜市场,精致生活地

东山肉菜市场,满腹的买菜哲学

东山口是个很奇妙的地方,启明大马路分拨了东山口两种文化形态。庙前西街里的老洋楼开起了咖啡店;恤孤院路办起了艺术展;龟岗大马路屹立着人人皆知的菜市场。因为住在东山口的老广大多非富则贵,原本普通的菜市场被附近的老洋楼的历史底蕴笼罩、随后逐渐“被同化”。所以东山口肉菜市场,有个最美的昵称“广州富人区的菜市场”。

广州人出了名“数口精、心水明”,尽管东山口肉菜市场屹立于富人区之中,但前往帮衬的本地街坊都有一套“买菜哲学”。“要看哪个菜档最新鲜,就得看它那有没生鲜灯”。没有生鲜灯的“辅助”,是不是隔夜菜、干货存放了多久,一眼就能看出来。

有意思的是,在东山口肉菜市场,一般档主都会在菜堆里插上价格牌,并新潮的tag上几个标签。

沙园肉菜市场,生活的百科全书

广东人买菜,向来讲究的是“平靓正”——平是平价,靓是好用,正是正点。

沙园市场的“平价”,大抵来源于这里生长着最会过日子的一批“老广州”们。在最开始,沙园市场只是一个小集市,菜档旁兼卖些碎花裤子、藤编席子之类的居家日用品,后来慢慢发展成身兼沙园农副产品市场、沙园西华市场、远洋农贸综合市场的庞然大物。如果从地图上看,这并不是一个规整拎得清的区域,现场看更是无比混杂。

沿街错落排列里里外外密布着三百多个摊位,生鸡活鸭、鲜鱼水菜,人情土产,不分彼此热热闹闹挨挤一起。大妈们左手挑完鲜黄的芒果,右手就能顺便扯两件特价童装短裤带回给孙儿;刚在咸鱼档上买完两块马友鱼的阿爷转个身熟练坐下开始让老伙计剪头发。关于岭南居家饮食的一切,这里都能买卖。

广式腊肠腊肉、潮汕肉卷、梅县沙田柚、本地爽花鳝、中山脆肉鲩等本土食材精神抖擞预示着水土丰饶;肉禽摊上齐刷刷数十只清远鸡、湛江鸡挂成一列告诉你一家人最重要齐齐整整,鲜黄艳红的彩椒在角落里画出彩虹,赤小豆、小米、薏仁、花生大珠小珠等着被路过的主妇装入玉盘。

堑口肉菜市场,

美食宝藏之地

堑口不算太大,从解放桥下来转入南华中路,直至到福场路,便是堑口的全部。不过,这片在老广口中像“豆腐润”的弹丸之地,却保留了珠江两岸历史较长的码头,以及未被商业破坏的原生风貌。在这儿,堑口肉菜市场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出了名物美价廉的堑口肉菜市场,不仅吸引着本地街坊光顾,就连珠江以北的越秀街坊也专程过桥前来买菜。

作为广州市内鲜有的内街市场,堑口肉菜市场由一条条巷子组成。麻石街上,两边的住房前铺后居,相当和谐。这里有卖到成行成市的糕饼铺、有研磨香浓的芝麻糊店、有香料味甚浓的烧腊店……有时候,堑口市场更像是一条美食街。有传统花生酥饼店,招牌花生酥卖到出省出国;金黄油亮广式经典鸡仔饼、叉烧酥、老酥、豆沙莲蓉月饼、核桃酥、蝴蝶酥、芝麻糊、龟苓膏、牛杂、盘菜,各类美食……吃上一个月都吃不完。

华辉美食人写在最后:菜市场还有一种自来熟的魅力,买着东西也能跟店主聊起来,短短几分钟,可能就让你知道哪家店的菜更新鲜、哪家店的鱼更便宜……肉在案上,菜在篮里,买到新鲜的菜品,想着如何烹饪今天的晚餐,想着一家人吃着住家饭,也许也是老人家最幸福的事。

很多人喜欢一大早赶去菜市场寻寻觅觅,只为那一口鲜滋味,浓浓的市井味;就如华辉拉肠,平民又亲切,食材自然而新鲜,粥、拉肠、甜品、炖汤、小吃,“食过返寻味”,感受最地道的粤式经典,让人念念不忘,最重要的是有老广的人情味,欢声笑声热闹繁杂,最有人间“烟火气”。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菜市场因服务太好上热搜,北方人羡慕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