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除湿气最佳,不是山药和薏米,经常喝1
TUhjnbcbe - 2022/10/31 20:49:00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4791351.html

除湿气,切勿本末倒置,抓住核心,事半功倍!湿有5层,最后一层不要碰

现如今每个人体内或多或少都有湿气,少的话就无大碍,就怕多,湿气一旦过多,就会损害身体健康。

俗话说千寒易祛,一湿难除。然而,湿气也是有内外之分的,两者相互作用

天气影响,夏季虽说天热,但长期待在空调屋内,就会导致寒气入体,洗完澡后没有及时把水分擦干,也就导致湿寒入体。

另外就是饮食上,长期吃生性寒凉的食物,不仅会影响到肠胃道的消化,还会影响到体内水湿的运作,促使体内水分排泄不出去,湿气加重。

体内湿气过多,身体这5个表现很典型:

1、身体发福变臃肿

若在短时间内体型出现较大的变化,很有可能是湿气较重引起的。

体内湿气过多,就会导致水分没有办法及时排出,从而导致身体过于臃肿,浮肿,像是胖了一样。

其实,这种胖与脂肪堆积有一定的差异,应准确及时分辨。

2、食之无味

吃东西没有味道,也很有可能是湿气过重所致,湿气过重会影响到身体内水湿的运作,从而导致味蕾受到影响。

3、大便粘腻

粪便的形状颜色,可以很好的判断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若大便黏腻不成形,甚至是粘在马桶上冲不走,很有可能是体内湿气过重。

4、胃口下降

短时间内出现胃口下降,很有可能是湿气影响所致,湿气过重会影响到消化功能,进而影响到胃口,导致不想吃东西。

5、舌苔异常

舌头出现舌苔厚腻,泛白,舌尖边缘出现齿痕等均是湿气过重的表现。

五重湿有五层险,最后1险最厉害,测测自己倒了哪一层?

1、第一层:

湿邪在表,脸爱出油,湿疹、冒痘、黑斑。

2、第二层:

邪入肌肉:肌肉酸痛、疲乏无力。

3、第三层:

邪入骨骼: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行动不便。

4、第四层:

邪入脏腑:脾胃虚弱,大便溏稀、粘马桶,身体虚弱无力。

5、层:

湿气日久:湿邪已深入血肉筋膜,与痰气互结,难以祛除,肿瘤,结节易生;

五重湿气,一层险过一层,需尽早发现,以免湿气深入。

调节体内湿气,多做4事!

1、姜发汗

在淋雨后,或者是感染风寒,可以用一杯姜汤来驱散体内寒气,防止感冒。

姜性温,能够驱寒,健脾护胃,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来帮忙,平时炒菜时也可以放一些姜,也可以在煮粥时放一些姜。

2、艾叶泡脚

艾叶是很好的祛湿中药,可以用艾叶进行煮水,来进行洗澡,但注意,切勿兑凉水。

也可用艾叶进行泡脚,也可以祛除体内湿气,平时可以种植一些艾叶,在端午时节晒干保存,也可以去中药店购买。

3、运动出汗

运动出汗具有很好的祛湿的效果,对于湿气较重的人来说,夏季切勿经常性的开空调。

俗话说冬病夏治,夏季可以多做一些运动来出汗,可以保证体内湿气过重,否则到了冬季又要得病。

平时可以通过拉伸、跑步等运动,来加速体内湿气的排出。

4、饮食均衡

平时应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应戒烟戒酒,忌生冷的食物。

性凉的食物有:苦瓜,苦菜,芋头,梅子,木瓜,柿子,雪梨,西瓜,猕猴桃等。

可以在每天做菜的时候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多吃点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荔枝,橘子,姜,红糖等等。

如何赶走湿气呢,方法要得当?

打蛇打七寸,祛湿也要抓住关键,否则本末倒置。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液,脾虚,运化不好,水湿就会停滞,聚集在体内,气血堵了,痰湿出来了,俗话说,“湿气是万病之源”,要想健康,第一步就是祛湿和健脾。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健脾祛湿,该怎么办?

祛湿除了多做上面4件事外,可以喝姜苓桔豆茶,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很多粉丝反馈,坚持喝姜苓桔豆茶,人精神多了,睡觉不留口水了,齿痕淡了,甚至小肚子也慢慢变小了!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姜苓桔豆茶从组成来讲,配伍精细,用料考究,严格按照中医理论组方。其中组成为山药,生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干姜,桔梗,大枣,白扁豆。

医线天正品姜苓桔豆茶萃健脾祛濕美颜暖胃排湿毒中醫推荐代用茶淘宝¥购买

山药、白扁豆健脾益气还能够祛湿,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赤小豆祛湿消肿,大枣性温、固护中焦,桔梗引药上行,这些食材之间相互配合,各有主次,实现了健脾与渗湿并用、以补而祛湿,非常适合脾虚的朋友服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除湿气最佳,不是山药和薏米,经常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