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赤小豆(chìxiǎodòu)
别名:小豆(《肘后备急方》)、赤豆(《日华子诸家本草》)、红小豆(《本草原始》《中医大辞典》)、红饭豆(《增订伪药条辨》)、红豆(《本草纲目》《中医大辞典》)、猪肝赤(《本草逢源》)、杜赤豆(《本草便读》)、小红绿豆(《陆川本草》)、虱牳豆(《陆川本草》)、朱赤豆(《中药材手册》《中医大辞典》)、金红小豆(《药材学》)、朱小豆(《药材学》)、茅柴赤(《中华本草》)、米赤豆(《中华本草》)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umbellataOhwietOhashi或赤豆VignaangularisOhwietOhashi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贵州
生长及年限:生长期1年,家种主供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
性味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药材特性:呈长圆形而稍扁,长5~8mm,直径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2/3,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乳白色。气微,味微甘。
品质要求:
身干、颗粒饱满、颜色紫红色
符合年版药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