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百病因湿起,湿在夏季盛夏天祛湿选它,告
TUhjnbcbe - 2023/1/2 21:59:00
拉萨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31226/4317370.html

百病因湿起,湿在夏季盛!夏天祛湿选它,告别陈年“老湿机”

六月到了,气温逐渐升高,全国各地即将陆续开启“蒸煮模式”。

小伙伴们都纷纷解锁不同的解暑方法应对,奶茶、西瓜、冰淇淋齐上阵,全天呆在空调房续命。

但是“贪凉”一时爽,病来悔断肠!

夏季不当的生活习惯,特别容易淤积湿寒,不仅会造成眼下出油、爆痘、水肿、小肚腩,更为冬天的体虚、手脚冰冷,甚至各类妇科疾病埋下祸根!

寒湿伤肾,很多男士一到冬天就活力不振,也很可能是夏天“湿”算的原因。

百病因湿起,湿在夏季盛

中医提倡“冬病夏治”,借助夏季阳热的活力,能很好的预防甚至调养冬季易发的身体问题。

6月正是祛湿黄金期,这时候全身毛孔通畅,身体代谢旺盛。只要掌握合适的方法,祛湿往往事半功倍。

而到了冬天,阳气不足、身体闭塞,不仅“晒”不干身体,反而容易又湿又寒。所以常常到了冬天手脚冰冷,提不起精神,想尽方法调养也效果很差。

夏天祛湿,不选红豆

红豆薏米常常被当做祛湿的“黄金搭档”,但很多人会发现在夏天,喝了红豆薏米水还是湿热频发,痘痘、上火不断。很可能就是红豆的战斗力太弱了!

夏天阳气足易除湿,但是闷湿的天气,也让身体很容易被湿气盯上。此时祛湿,建议选用“干燥”能力更强的赤小豆。

《黄帝内经》入方所用的不是红豆,而是赤小豆。红豆形态圆润,多用来食用;赤小豆外形细长,多用来入药。

赤小豆薏米战斗力虽强,但是如果自己做的话要注意,薏仁有轻微的寒性,要用文火炒至微黄,去除寒性后才适合吃。

并且,想要更好的让赤小豆、薏米有效成分析出,建议将食材浸泡2个小时以上泡软,而后再慢煮2个小时。

赤小豆薏米丸好在哪?

1、不用4、5个小时泡、煮、洗,每天一颗只需3秒;

2、更强大的赤小豆,烘焙驱寒的薏米,自然好材;

3、精磨成粉、不加糖调味,科学配比更易吸收;

4、不止赶跑湿气,更强健脾胃

告别陈年“老湿机”

赤小豆、薏米作为药食同源的代表食材,因利水胜湿的特性,被很多中医典籍列为祛湿首选。

现代医学也证明,赤小豆、薏米中,丰富的皂角甙等物质,能够很好的帮助身体解除“湿气”警报,消除水肿,轻松舒畅水落“湿”出。

《本草纲目》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

强化身体“抽水机”

脾是身体的水利枢纽,负责体内水气的运转。所以一旦脾虚,身体的“湿度”就会淤积;湿气重,又会加重脾的负担,让身体陷入“脾虚-湿气重”的恶性循环。

因此,要想彻底祛湿,健脾就成了极为重要的一环。

一味针对脾气的好物——陈皮

陈皮不是橘皮,橘皮容易上火。陈皮醇厚甘平,并且其中富含的柠檬烯,能够很好的帮助脾“健身”,增强体内水气运转速度,随时为身体开闸“泄洪”。

▲《神农本草经》记载,陈皮“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

医圣张仲景在医书《伤寒论》中,就特别推崇茯苓,适合湿气淤重的人食用。

在国外,甚至有些国家把茯苓列为海军的日常食物,来帮助士兵们应对海上潮湿的环境,保持身体的清爽健康。

▲《神农本草经》:茯苓味甘平,利水

过多摄入糖份,也会伤脾,还易生湿热。

告别“湿”态+强健脾胃,双管齐下,助你彻底摆脱湿气困扰。欢迎留言评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病因湿起,湿在夏季盛夏天祛湿选它,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