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药食同源丨赤小豆湿气重有脚气吃赤小豆利
TUhjnbcbe - 2021/7/26 10:16:00

文/正执君

北宋仁宗年间的一个春天,皇帝赵祯一日起床时觉得耳下两腮部发酸、隐隐作痛,用手一摸,感到有些肿胀,遂唤来御医。御医跪着给赵祯切脉后,又细细地察看了两腮,然后奏道:“陛下此症,名谓痄腮(腮腺炎),乃风湿病毒之邪,由口鼻而入所致。当以普济消毒饮内服,如意金黄散外敷,可保龙体安康。”

不料三天以后,赵祯病情恶化,恶寒发热,倦怠呕吐、两腮肿痛坚硬,张口困难……御医们慌了手脚。

不久,一张皇榜飞出宫门:“凡能治愈皇上之疾者,必有重赏,”京城有个姓傅的走访郎中,看到那张皇榜,于是返回住处,取出赤豆若干,研成细末,以水调成糊状,美其名日“万应鲜凝膏”。然后去揭下皇榜,给皇帝敷上,一连三天,居然治好了痄腮。自此以后,傅郎中名闻京城,病人络绎不绝,应接不暇。

这治好皇上之疾的赤小豆,又名赤豆,是豆科植物赤小豆的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是常用中药之一。中医用它来治疗水肿、黄疸、脚气、泻利、便血、痈肿、腮腺炎、产后乳汁不通等病症。

赤小豆

今天药食同源系列就来说说赤小豆的作用与食用。

药食同源

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

归心、小肠经。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1.《别录》:疗寒热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下腹胀满,吐逆卒。

2.《本草纲目》: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满,通气,健脾胃,令人美食。捣末同鸡子白,涂一切热毒痈肿。煮汁,洗小儿黄烂疮,不过三度(权)。缩气行风,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士良)。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暴痢后,气满不能食者,煮食一顿即辟瘟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和鲤鱼、蠡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

3.《本经》:下水肿,排痈肿脓血。

赤小豆的食用药用方法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赤小豆的吃法。赤小豆的食用方法

1.赤小豆鲫鱼汤

食材:鲫鱼1条,赤小豆克

做法:先将鲫鱼和调味品一起放到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将赤小豆放入另一个锅中加入适量水煮开,煎好的鱼放入赤小豆水中,等水煮开后改为小火煮1个小时,最后起锅前加入盐调味。

功效:赤小豆鲫鱼汤有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的功效,并且也很适合湿热证。

2.赤小豆薏仁茶

食材:红薏仁、赤小豆、芡实

功效:将泡好的薏仁、赤小豆和芡实一起放入锅中,等水煮开后改为小火煮10分钟即可。

功效:赤小豆薏仁茶是一种保健饮品,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祛湿消肿,还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值,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赤小豆鸡汤

食材:鸡腿1个,赤小豆,芡实

做法:先将赤小豆和芡实用温水泡好,半小时之后将所有食材导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等水煮开后改为小火炖2小时,之后加入调味品即可。

功效:鸡肉能够温中补气,还能够补肾填精,和赤小豆一起煲汤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赤小豆药用配方

1.与猪苓、泽泻、茯苓皮等同用,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症。

2.与麻黄、连翘、桑白皮等同用,用于湿热黄疸轻症。

3.与赤芍、连翘等同用,用于疮疡肿毒之症。

看到赤小豆,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赤小豆薏仁茶,作为祛湿茶中的常青树,红豆薏仁,赤小豆薏仁可以说是经典组合。红豆薏仁虽能利水消肿但是凉性的,长期单独饮用会伤害脾胃。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液,所以一定需要健脾补气,增强脾胃运化能力,就能祛除体内湿气了。所以喝新汉方参苓薏仁茶更科学更全面,不仅祛湿还健脾!这源于它高级的成分,新汉方参苓薏仁茶内含12种药食同源食材,有人参、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等等,可以健脾胃,让人远离湿气。-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食同源丨赤小豆湿气重有脚气吃赤小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