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过了腊八就是年”,到了这个节气,感觉这一年真的要过完了。小时候,过了腊八,家里大人就已经开始为过年的“衣、食、住、行”做准备了。
腊八节的由来
自上古起,腊八就是个重要的节日,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在那个文明草创的年代,为了吃饱,农业生产是头等大事,传说从上古圣王“神农氏”或“尧帝”开始,就在年底十二月进行蜡祭,报答农神护佑。
这一套仪式传承下去,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规范,是一个很特殊的节点。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的含义有3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粥
古籍记载:《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皇帝内经》说:“食岁谷以全真气,食间谷以辟虚邪。”所谓岁谷、间谷,即是禀当年之气运而生长的谷物。
腊八粥中的原料是人们平时耕作会用的种子,种子是天地之间最有活力和能量的。用种子煮一碗浓浓的腊八粥,温火慢慢熬制而成的浓郁粮食醇香。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
然而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腊八粥里面的食材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有红豆或者赤小豆,关于红豆也有一个传说: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人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今年我们一起按照北方的习俗,煮一碗腊八粥吧
食材清单
糯米,花生,红枣
莲子,小米,红豆
桂圆干,南杏仁
以上食材各一小把
新会陈皮:可用年皮(2瓣)
去皮栗子:8-10颗
巧家红糖或椰子花糖:适量
做法步骤
1.将所有食材洗干净,加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1个小时至软。
2.加入红糖煮化即可熄火。
这些充满能量的种子,在小火慢炖之间逐渐升温,滚烫,直至腊八粥暖,他乡的游子便会缓缓归矣。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魏收·北齐
本文由“张皓怡的健康生活”发布,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