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清热消暑补脾化湿,入伏后吃这3种食物胜
TUhjnbcbe - 2023/4/25 18:04:00

前天是正式“入伏”的日子,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终于来了。随着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不断上升,人体也会相应出现一些变化。三伏时暑邪最盛,容易耗气伤津,所以三伏时人们常感到疲乏,民间流行一种说法是此时要通过进补来补充身体的过度消耗,其实不是这样。

伏天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此时进补不但难以吸收,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肠胃不畅。而且,老百姓常用的所谓“补药”多属温热之品,夏季用反而会上火。就中医角度来看,夏至过后到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反而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杂粮,避免肥甘厚味和热性食物。

伏天如果想用药膳补养,应该以清热消暑、补脾化湿为主要原则,然后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应用不同的食材和药材。

赤小豆鲫鱼汤:取g鲫鱼去掉鱼鳞、鳃和内脏,处理干净;再取50g赤小豆洗净后泡一会儿,然后倒入砂锅中加水煮;另取一个炒锅烧热后倒油,先放适量葱姜煸炒一下,再放入擦干水分的鲫鱼煎至两面金黄,中途加适量黄酒调味;把煎好的鱼小心放入煮滚的赤小豆砂锅里,煮开后转小火煮至赤小豆熟透,最后加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鲫鱼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作用,赤小豆功效与之有相似之处,可健脾补血、利水清热,两者相合,很适合湿气内盛体质的人群在伏天食用,可以达到健脾利湿的目的。

苦瓜也有很明显的祛湿效果。《黄帝内经》中就有利用苦瓜来除湿的记载。“苦为火味,故能燥也”。但是有些人也不宜多吃苦瓜,苦瓜不可食用过多,否则会“皮槁而毛拔”,苦味偏凉,对于脾胃虚寒或者是胃病患者来说,就不宜多“吃苦”了。

红豆薏米茶:夏季三伏天容易有湿气,想要祛湿,喝水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因为在夏天的时候,我们都会出很多的汗,如果不及时的喝水,人会脱水,这样体内的湿气更加难以排出来。

夏季多饮水可以促进代谢,增强血液循环,所以对祛湿有很大的功效。老中医推荐了小方子,在白水里加入红豆、赤小豆、薏苡仁、茯苓、菊花、芡实、栀子、甘草一起煮可以祛湿排毒。

总之,入伏后要多注意防湿,正所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可见湿气是多么地讨厌了。入伏后要多吃这三种食物,规律作息,避免晚睡晚起。保持皮肤和衣物干燥,少吃冷饮,最好别吃。管住嘴,迈开腿,什么时候都比较适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热消暑补脾化湿,入伏后吃这3种食物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