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年代,你可能不需要减肥,但必须要祛湿,尤其是女人,因为体质原因,身体的方方面面更容易受到湿气的伤害。然而真正祛湿成功的并没有几个,中医有一个说法,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关于祛湿,中医还有一个说法,湿邪如油入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油混入了面粉里面,要把油弄出来得有多难。
首先,来了解湿是什么?
形象的说,湿是咱们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影响咱们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
按照传统中医上认为,湿气来源于自然界的天气原因还有饮食习惯,进而导致人体体内积存湿气。湿气是人体水液代谢不正常导致的,身体湿气过重,无法排出体外,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自身健康,直接伤及脾的阳气,而脾阳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水液进而又在体产体内产生湿气,于是便成了恶性循环。
采用多种药食同源食材科学配伍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流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黏稠(不易冲掉)
6.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如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国内先进破壁技术将营养保留携带方便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
很多人会想,那用赤小豆薏米把湿气祛了就可以了。这些食物有一定的祛湿功效,但是如果湿气的源头——脾虚,没有解决,那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只祛湿,不健脾,湿气永远去不完,一味使用祛湿药甚至还会损伤脾胃,脾气虚损,运化无权。
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
速溶冲饮易吸收0添加无负担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怎么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就是土。这土是什么呢?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醒脾。《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唤醒脾胃,把脾胃调理好。
清湿固本的食疗方子
那有没有一个方子,既见湿祛湿,又能够彻底把脾胃健运起来,还不伤阳气呢?这个方子就是Shine老师和中医团队在古方的基础上精心研发的茯苏饮。方子如下:
山药、麦芽、薏苡仁、白扁豆、紫苏子、茯苓、鸡内金、陈皮、乌梅
首先是利湿。利湿用什么呢?利湿可以用茯苓、薏苡仁、麦芽。茯苓被称为除湿圣药,最能利水消肿,三者联合可以直接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简单爽快。
其次是健脾,山药、白扁豆、鸡内金为助阳的温补药材,具有温脾、暖肾、固精的作用,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
再次是化燥湿,燥湿用陈皮,能祛五脏之湿,补中益气,同时
药食同源食养产品茯苏饮用乌梅补充燥湿带来的津液不足,同时搭配紫苏子开郁下气。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祛湿与健脾双保险。方子用的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非常安全,药不可以天天吃,食疗是可以长久的。
无论你是痰湿、寒湿还是湿热都可以用。
坚持服用你会发现小便次数多了,尿液不浑浊不黄了;或者是大便干爽了,排便后感觉身体非常轻松,慢性腹泻也改善了。或者是口气也清新了,痰也少了很多,甚至大舌头、花边舌也改善了很多,甚至还能把小肚子平了。
这个方子不光适合女人喝,有湿气的男人也是适合的,按周期喝上两三个月,直接用开水冲泡,小孩子则可以用茯苏糖。
当然除了食疗,大家还是要记住,无事少思虑,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正确饮水也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能无湿一身轻,无湿百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