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朝有话说: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如果运动量少、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经常吃大鱼大肉,易使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滞,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自测体内湿气是否过重?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头发爱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觉留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内湿(耳禅湿)
7.阴部潮湿
8.皮肤上长扁平疣
湿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早晨洗头未干出行,晚上洗头未干睡觉,刮痧拔罐后8小时内洗澡以及习惯性运动后大汗淋漓未消汗后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内刮痧拔罐的等等。
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
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
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
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下面给你科普下这两种“药“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红豆,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
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中医建议,坚持吃红豆薏米,最好搭配位列“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第五的燕麦和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的荞麦,这样不但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还能让脸迅速变小,也兼具美白功效,皮肤水润透亮。
因为燕麦可保养皮肤,淡化色斑,使皮肤白嫩;葛根令全身皮肤变得细腻、滋润、有光泽,促进黄褐斑减退、消失,青春痘明显消退,皮肤弹性增加、毛孔粗大状况明显改善。加赤小豆有行血补血的作用,能有效调节血糖,达到健美减肥的效果。
来源:东莞妈妈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