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红豆
薏米红豆真的是个非常有名的养生粥品,主要原因还是归结到“湿热”的人太多了,需求打了自然名气就大了。都说“胖人多痰湿”,现在的胖子真的是一抓一大把,薏米红豆粥都快被捧上天了。一说我湿气重,用薏米红豆,我舌苔厚,用薏米红豆,我大便黏腻,还用薏米红豆。
湿
当然我并不是说薏米红豆不好啊,在夏季我自己也是喝过不少的,毕竟医生这个职业,运动的比较少,体内湿气也蕴结,喝点薏米红豆粥身体确实会轻快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湿都能用薏米红豆的。薏米和红豆的作用是清热利湿,所祛的也是湿热,加上薏米红豆性寒凉,吃多了还会伤脾胃,尤其是现在是大冬天里,和薏米红豆好像就没那么合适了。
寒湿凝聚
湿邪重浊、黏腻,容易与其他邪气杂糅在一起,其中“首当其冲”的湿热邪,湿热胶着,很是麻烦,但是湿邪同样容易与寒邪交织,寒湿蕴结体内绝对不比湿热好治啊。
现在天气寒冷,寒邪容易侵犯人体,加上湿邪,对脾胃的伤害是最明显的,寒湿客脾,会出现慢性腹泻、胃痛,恶心,不思饮食等一系列胃肠道的反应,寒湿客肺,会出现咳嗽、气短,引发肺心疾病,寒主收引,湿邪重浊,二者交织更加难以去除。俗话说“虚寒中生”寒很容易致虚,进一步是身体更加的虚弱。
寒湿凝聚
寒湿凝聚日久,容易生痰,而中医治疗“痰”的最大的原则是“以温药化之”,这个原则对痰、寒、湿都是通用的,寒、湿、痰汇结在一起,就像一层黏腻难以化开的蜂蜜,包裹着、挣不开。所以要“温化”就像蜂蜜放到温度较高的地方就能慢慢的融化。
所以治疗寒湿,甚至是寒痰,以“温药化之”,用干姜60g,白芷20g,藁本10g,三味药研磨,不必太细,每次取15g左右放入纱袋中,用开水冲泡当茶喝,干姜辛性热,归脾、胃、心、肺诸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藁本味辛性温,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姜茶
三味药温阳、散寒、祛湿、化饮,对于寒湿、寒痰停聚与体内造成的各种症状,例如胃寒、腹痛、腹胀、慢性腹泻、咳嗽、小便清长等都有很好做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