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4/5/11 17:00:00
                            

如果奥运会上能把“吃”纳入比赛项目的话,真不是我吹牛,中国国家队在这个项目上拿金牌比乒乓球还要稳那么一手。

在中国,吃可以用来形容一切。工作不叫工作叫饭碗、嫉妒不叫嫉妒叫吃醋。拿人好处叫吃回扣,占人便宜叫吃豆腐。以为没钱了就没法吃了?图样图森破,我们还有“吃土”。

中国人对吃不仅有研究,还有如火般的热情。

年美国“天猫金”车厘子来华,中国吃货48小时狂扫10万斤;

褚时健“励志橙”天猫上线,预售6小时售出26万斤......

中国吃货的疯狂,还受到了美国农业部部长的点赞。卖不掉的农产品和生鲜,到了中国瞬间就被吃光光。

而其他国家遭遇的物种入侵,中国人恐怕要对它们说一句:来中国,让你后悔出生。

比如之前的澳大利亚。英国人将兔子带到了澳大利亚,因为环境适宜,兔子繁育成灾,草地几乎都被啃完。

澳洲人试过各种方法:引进狐狸、猎兔行动、盖防兔长篱、培育兔子出血病病毒,但生命力旺盛的兔子们还是生生不息。澳大利亚甚至还派出空军轰炸机,将针对兔子的生物弹药投在兔子集中的地区,才遏制住了兔子的繁殖。

这要是放在中国,麻辣兔头您了解一下?

(兔兔辣么……辣!)

年的上半年,在湄公河罗氏虾也泛滥成灾,因为当地的水质比较适合罗氏虾的生活,也没有天敌的存在,罗氏虾疯狂繁殖,水里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加上它们的体型比一般的鱼虾要大很多,在湄公河里可以说是横行霸道,让当地的渔民很是头疼。

对此国人纷纷表示:我可以,让我来!

再看看之前入侵到我们国家的物种:

克氏原螯虾入侵?麻辣小龙虾了解一下

牛蛙入侵?牛蛙铜锅了解一下

物种入侵?不存在的,可能是暂时还没有找到烹饪的方法。

为啥说是暂时?因为烹饪学校上课,第一学期老师就会说:中国的烹饪,总的来说分28招:炸、爆、烧、炒、熘、煮、汆、涮、蒸、炖、煨、焖、烩、扒、焗、煸、煎、塌、卤、酱、拌、炝、腌、冻、糟、醉、烤、熏,总有一款适合你。

(emmmm,妈妈我想退学)

还有对于某些特定的食物,比如饺子,中国人也有很高的热情。从俗语上就可见一斑: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寓意日子越过越好,但是听上去像不像你那想吃饺子又想喝酒的爸爸说出的借口??

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这个还有个传说,说是当年神医扁鹊为了救治耳朵被冻伤的人,拿面捏出了耳朵状的食物,加上药草治好了病人,为了纪念他,大家就发明了饺子(大误,天气冷了大家还是做好保暖吧,吃饺子,还真不能不冻耳朵……)

出门饺子回家面

因为饺子的形状和以前的金元宝相似,会给出门的人带来财运。以前人们出远门无非是为了探亲、经商、淘金等,所以饺子最能代表家人对远行者的祝福了。

而北方的朋友对于饺子的爱更加的狂热,“饺子”在北方的食谱上,长期占据着顶端位置。

比如在北方流行的俗语:好吃不过饺子,好玩……咳咳,正确的是: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

瞧瞧这画面,吃完饺子躺沙发,您这是要美上天呐!耳边已经传来我妈的语音:家里这么多活儿一个个都看不见吗?卒……

有个北方朋友,前段时间在圣诞节的当天发了条朋友圈:

“好好的一个节日,没吃顿饺子怪可惜的。”

啧啧,为了吃饺子也太真实了。

总之一切大小节日,都是大吃一顿饺子的好时候,实属是食物界的顶级流量。

更过分的是,为了吃,中国人甚至发明了节日。

为了吃粽子,发明了端午,纪念了屈原。为了吃月饼,发明了中秋,还想了想嫦娥大美女。上边提到的,为了吃饺子,黄河以北的人民更是找到了各种名头,立秋、冬至、头伏、春节、破五……(顶级流量再现)

还有今天的腊八节,也很是讲究。

吃腊八粥

腊八粥不用多说,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粥也是敬神祭祖必备食品,之后再是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若有剩余的腊八粥,则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的食材丰富,花生、大豆、绿豆、赤小豆、芸豆、蚕豆、核桃、粳米、薏米、小米、大米、桂圆、龙眼、红枣、桂花、红薯、松子、乳蕈、白果、百合、莲子、柿子、板栗、蜜饯......等等,各地各家各有不同。

为了吃粥,老祖宗们搬出了五行理论:绿色属木,主肝胆;红色、紫色属火,入通于心;黄色属土,入通于脾;白色属金,入通于肺;黑色、蓝色属水,入通于肾。

腊八粥的食材五行俱全,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听着挺玄学的,不过好喝就完事儿了!

吃腊八蒜

腊八蒜则是在华北比如北京比较流行,大蒜浸泡一些时日后,待至春节,经过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脆甜酸爽。

而这次的理由是: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吃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民间风味特产,也是腊八节的食俗。在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久而久之,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是因为明清时期,徽商外出经商时,为了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在每年的腊月,各家都烧制“腊八豆腐”,带出作为菜肴,可以吃上一年。

吃冰

emmm,没错,真正的吃货连冰也吃……

在青海等地有这样的习俗,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吃冰了,毕竟……不好吃,而且也并不会起到一年不会肚子疼的效果。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尝试!

当然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还有的地方会吃腊八面、腊八豆等等。总之都有美好的寓意。今天腊八节,大家都吃什么了呢~!如果不知道吃什么的话……

不如……就吃顿饺子吧!(顶级流量出现!)

之前《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带到了大家的视线里。吃,本能是为了生存,可一旦跨过了温饱线,就成为了艺术。作为吃货,除了吃吃吃,当然还要了解什么好吃!

由《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董克平饮馔笔记《寻味儿》,这是一部令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动的世界寻食宝典,带您追溯舌尖上的历史,品味人间百味。

注: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