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全国多地区降雨连绵不断,天气阴晴不定。气温的一冷一热把空气中的湿度升到最高,身在帝都也深切感受到外湿侵袭的黏着不适,体内更是躁动不安,内湿滋生不断。
此前,我们分享了程凯老师创制的“坐姿化湿锻炼法“,改变一下呼吸的方式,配合节律性提肛动作,通过调节腹压、锻炼盆底部肌群以及刺激盆底神经的方式,改善下肢的循环代谢,以帮助水湿等代谢产物的排泄。
不少粉丝留言直呼又学到一个妙招,也有粉丝提出疑问:每天都在喝薏米赤小豆,还是觉得湿气重,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人体水液代谢是由多脏腑参与、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生理过程,水湿等代谢产物排泄也有呼吸、汗液及二便等方式,并非单一脏腑的问题。而且薏米、赤小豆等药食同源的食材,虽然能帮助人体清利水湿,但是其功效有限,更是治标不治本。
因此,在祛湿之前,更要益心肺、健脾、补肾,以提升身体本身代谢水液的能力。
到底该怎么办呢?利用时节,做好养生保健是关键。
第一步:芒种益心
第二步:夏至健脾
第三步:大暑祛湿(包含“坐姿化湿锻炼法“的指导)
如果没赶上芒种益心和夏至健脾,同样可以在三伏天利用三伏贴、三伏灸等方式提升心肺、脾胃的功能,选择心俞、肺俞、至阳、脾俞、三焦俞、下脘、水分、气海、天枢等腧穴进行调养。另外,办公久坐的时候,时不时提醒自己做做程氏“坐姿化湿锻炼法“,自然湿去体健,浑身轻松。
?即将陆续上线……
1家庭保健技法之刺血
2家庭保健技法之推拿
3家庭保健技法之耳穴
4家庭保健技法之梅花针
「扫码获取更多课程内容」
——END——
文字
程氏针灸
图片
程氏针灸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