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寒、暑、湿、燥、火这致病的“六淫邪气”中,湿气是最难调理的。中医院副主任医师董峰介绍,中医认为,湿是阴邪,容易伤害阳气,尤其容易损伤脾阳,导致全身多种类型的疾病。冬季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痛、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等恶性疾病,很大程度上都与湿气有关。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在三伏天,温度高、湿度大,人们常常感觉疲惫、身体沉重,即使睡眠充足也会感觉困倦。再加上吃冷饮、吹空调比较多,都会引发湿气过重。除了天气原因外,导致湿气重的原因还有几点:经常生气或忧虑、饮食上常吃辛辣及寒凉食物、药物致湿、环境致湿、不良习惯致湿,如熬夜等。湿气无处不在,非常容易侵入、积聚在人体中。
夏季更适合祛湿气那么,为什么在三伏天更适合祛湿呢?人其实在一年四季都会受到湿邪的困扰,而天气炎热人体代谢快、出汗多,再加上吹空调、吃寒凉,受风寒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应注意祛湿。另一方面,新陈代谢快体内的湿毒会从内往外走,如果此时能“推”一把,借助汗液代谢加快,就能帮助湿气排出。因此三伏天是祛湿的好时节。关于三伏天的养生原则,首先要保证平衡的心态,保持开心、快乐,避免情志致湿。第二,在饮食中要尽量少食辛辣和寒凉,这是避免湿热在体内集聚的重要方式。第三,因病服用药物的患者,在服药的同时要注意祛湿。第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居,注意眼睛休息,适当锻炼、运动。此外,可以注意多吃一些利于祛湿的食物,如冬瓜。也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正规中医背景、质量有保证的膏方。红豆薏米用不对不能祛湿在日常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感觉最近湿气重,喝点红豆薏米水祛湿。中医理论中有一句经典——薏仁用对,祛湿加倍。薏仁的祛湿作用是十分明确的,但如何吃、吃生熟、吃多少,都非常有讲究。另外,红豆也并非是平日里最常见的红小豆,而是赤小豆。
薏仁红豆是针对下焦湿热的,而对于上焦湿热,需要用藿香等药性轻的药,中焦湿热需要用陈皮、荷叶等药性平和的药。所以在没有辨明湿气类型的情况下,随意用薏仁红豆是十分片面且无效的。
另外,制作方法也有讲究,单用红豆薏米熬水喝有时也并不能祛湿,如果水的配比掌握不好,薏仁红豆水反而会加重水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易于被人体吸收的祛湿膏方。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转载自“宁夏科普e点通”,内容源自“保健时报”。不代表宁广视角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