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气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是万病之源,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如: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遇热则成为湿热,遇风则成为风湿……
其实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或多或少的有一定湿气,若是我们不注意保养,时期就会越来越重,从而侵蚀我们的身体了!所以,对于那些会加重湿气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少做。
以下几种习惯,会加重湿气
1、口味重
常吃冰或过量食用生冷食物,会导致偏寒湿;重口味如过咸或过辣,会导致水分滞留(偏湿热)。
如果你喜欢且经常吃这些重口味食物,很容易会导致湿气入侵,引起湿气重!
特别是那些口味越来越重的人,更要注意!
2、猛喝酒
其实喝酒不止伤肝、伤胃、伤神经、伤血管,对湿气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喝酒是招湿气的关键因素,酒精很容易引起湿气。所以湿气重的朋友们,一定要少喝酒,特别不要猛喝酒、喝大酒。
3、运动少
运动可以排汗排毒,减少体内湿气的发生,而长期不运动或运动较少,体内毒素很难排出体外,并且出现湿气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运动较少的人,也要注意湿气危害健康!
4、不通风
通风对于湿气起来说很重要!潮湿的房间、以及被褥都会加重体内湿气,所以,房间最好要多通风,被子可以拿出去晒晒,都可以减少湿气!
此外,夏季时天气炎热,很多人都喜欢整宿的开风扇或者空调,这是湿气入体最严重的行为,湿气重的人一定要避免!
5、穿的少
近几年流行一种说法:“为了青春美,冻死不后悔”。很多爱美的少年少女们仗着年轻,穿衣服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想法。衣服穿得较少很容易引起体内湿气发生,尤其在冬天,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如今已是深秋,不要再珍藏你的秋裤啦!其实你穿秋裤的样子也特别美!
祛湿,要做到“三吃”、“三不”
一、三吃
1、祛湿茶-蒲公英马齿苋茶
配方:蒲公英根、薏苡仁、赤小豆、五行草、芡实、绿茶、淡竹叶、槐花。
功效:健脾又祛湿,适合体内湿气重者。
蒲公英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薏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湿,味甘淡,渗利即利水渗湿,像疏通水道一样将水排走。
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
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
绿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
2、调料
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预防感冒。
3、苦瓜
大多数的女性同胞们都知道长期吃苦瓜不仅对皮肤好,而且还有减肥瘦身的功效,苦瓜所含的苦瓜甙和苦味素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适当多吃点苦味食物有助于化除人体内的湿邪,是祛湿润燥、减肥降脂的佳品,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二、三动
1、泡脚祛湿
泡脚可以促进人体脚部血液循环,达到改善脚部经络,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泡脚可以「引气下行」,引导阳气到足底、助眠强身,也有发汗排湿气的作用。
实行方式很简单,睡前泡脚以38~45℃浸泡约20分钟即可。而在泡脚的时候,加点“料”一起泡脚,祛湿养生效果更佳!
泡脚时,可以加点花椒、生姜、白醋、艾叶等都是不错的祛湿方法。
2、运动祛湿
湿气重可以增加运动量,多做一些挥汗如雨的运动,比如打球等,让汗出透,这样有利于气机的通畅。
人体排汗是一种很重要的调节内湿的功能,发汗可以通过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饮食比如麻辣味食品来实现,从养生防病的角度讲,更推荐加强运动锻炼,既可以直接排汗,又可以间接加强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来加速湿的运化代谢。
3、穴位祛湿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
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闲的时候按揉阴陵泉,一天要保证10分钟。晚上睡觉前,用艾条灸两侧足三里3-5分钟,最好灸之前先按阴陵泉1-2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