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湿邪作祟的高峰期,人体很多原因都是因为湿而导致的,因此,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防范。湿气过重时,人们常会表现出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湿气重的表现:
1.身体沉重:感觉四肢沉重,尤其早上起床后更为明显,好像一夜之间身体增加了负担,行动起来不如往常灵活。
2.疲倦乏力:即便是睡眠充足,也容易感到精神不振、困倦,做事提不起劲,工作效率下降。
3.消化不良:湿气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是大便溏稀不爽等症状。
4.皮肤问题:湿气重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瘙痒、湿疹或是容易长痘痘,因为湿气会阻碍皮肤的正常代谢。
5.关节疼痛:湿气侵袭关节,可能导致关节酸痛、肿胀,特别是对于有关节炎病史的人来说,症状可能更加明显。
6.舌苔厚腻:观察舌头,如果发现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且舌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腻苔,这往往是体内湿气重的典型表现。
7.情绪波动:湿气还可能影响人的情绪,使人变得情绪低落、易怒或是抑郁。
8.体重增加:短期内体重莫名上升,即使饮食和运动习惯没有明显改变,也可能是因为体内湿气滞留导致的水肿现象。
应对湿气重,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减少寒凉、油腻、甜食的摄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红豆、薏米、冬瓜、茯苓等。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如快走、瑜伽、太极等,有助于促进身体气血循环,加速湿气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使用除湿机,也能有效改善生活环境,减轻湿气带来的不适。
这些食物,越吃湿越重!
含糖多的食物
中医讲甘入脾,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于有湿气的人来说,不适合多吃。生冷食物
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除了冰啤酒、冷饮等,凉拌生吃的蔬菜也会生湿,体质差者应格外注意。凉茶性凉,多喝容易导致脾胃虚寒,从而加重湿气,即便是一些祛湿凉茶也在所难免。尤其是若在喝凉茶后如果出现没胃口、拉肚子等不适,往往意味着脾胃受损,应马上停止饮用。油腻食物
煎炸、烧烤食物虽然好吃,但比较油腻、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促进湿热之邪的生成。辛辣食物
过食辛辣会生内热,而热邪常和湿邪一起“狼狈为奸”,人就容易生病。祛湿方,请收藏
1
淮山芡实薏米汤
材料:淮山20克、芡实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猪排骨克。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去掉硫黄之味。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排骨洗净斩件,芡实、北芪用清水洗净。将全部材料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尤适宜脾虚湿重、精神不振、大便烂溏者。便秘者不适宜。2
薏米赤小豆汤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做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功效:健脾、利湿,尤适宜湿久化热、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者。3
小米薏米芪莲粥
材料:小米30克、薏米30克、大枣10克、莲子10克、黄芪15克。做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进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食用。功效:健脾、除湿、益气。以上所列食材为中年人用量,老年人应适当减量。4
藿香荷花茶
材料:厚朴花10克、荷叶20克、藿香10克。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砂锅,加水煮20分钟,隔渣取汁,作日常茶饮。功效:能醒脾胃、芳化湿浊,适用于上焦困湿者,常见有口淡、胸闷、头重湿困、舌苔白腻等症状。5
莲子扁豆祛湿方
材料:莲子(带心)10克、扁豆10克、猪瘦肉-克、陈皮1.5克。做法:所有材料一起煮汤,煮一小时左右,加少许盐,即可饮用。功效:健脾祛湿、清心火,适用于出现食欲不振、烦躁易怒、大便不畅、舌苔白厚的儿童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