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运六气很早就提醒我们,今年是“湿土之年”!
#春季过敏自救指南#湿为阴邪,容易阻遏气机,湿气过重,也会影响阳气的生发;湿易困脾,湿气重会让脾胃运转不起来。总结就是:湿气不除,后患无穷!
像我就是寒湿体质,受到今年气候的影响,能明显感受到今年更容易困乏、身体沉重、睡不醒,有时候还头疼.......如果宝子也是本身就寒湿过重的人,今年一定要更加注意养生,注重“祛湿”,不然可能会更难受!
立夏前18天是我们祛湿的黄金时间,分享祛湿、燥湿的三个大方向,帮助你远离湿气的困扰,宝子们赶紧收藏起来,分享给家人们。
少吃生湿气的食物
①高热量的热带水果
《黄帝内经》:甜生湿,吃太多脾胃湿气重,中焦脾胃就动不起来,于是形成湿热。像榴莲、荔枝、龙眼、菠萝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少吃。
②性味寒凉的水果
每次看中医时,医生都不忘嘱咐我(寒湿体质)要少吃水果,尤其夏天马上到了,像西瓜、哈密瓜、火龙果都要控制量,尽量一天不超过克左右,当然也可以把寒凉水果蒸着吃,别有一番风味又营养健康。
我最喜欢把苹果拿来煮,书中有记载:“苹果主治中焦诸不足症,调和脾”,民间也有句俗话:“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是非常难得的水果,不仅可以调理脾胃,还有一定补气血作用。
苹果和山楂一起煮,可以帮助消化、促排便,清香好喝。
食材:山楂、苹果、枸杞
做法:把苹果洗净切成块(不需要去皮),然后跟山楂一起煮水,枸杞提前5分钟放入即可。
适合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脸黄气色茶、脾虚便便不成型,脾胃茶的宝子。
食材:苹果、生姜、红枣
做法:把苹果、生姜带皮洗净切块,红枣去核,加入毫升的清水,养生壶煮20分钟左右。
还有反季水果、冰淇淋、冰水、油腻油炸食品等也要少吃,这些食物需要我们的身体消耗很多阳气去消化它们。
多吃健脾祛湿食物
湿气重根本在于脾虚了,所以把脾养好,湿气也就不容易进来了。
这些健脾的食物的食物可以多吃,如薏米、赤小豆、茯苓、芡实、莲子、怀山药、绿豆、陈皮等。用来煮粥、煲汤、煮水喝都好。
薏米可以促进水分代谢和健脾祛湿效果,赤小豆也可以祛湿。
食材:赤小豆、薏米
做法:赤小豆和薏米2:1的比例,提前浸泡3小时,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煲半小时即可(也可以加入陈皮)
千古祛湿名方,其中茯苓以去湿为长,芡实把湿气转化成津液、补脾,莲子养心安宁,山药健脾,整体调理身体,有厚实肠胃、化湿利水的功效。
食材:山药、芡实、茯苓(也可用薏米替代)、莲子各15克
做法:山药、芡实、茯苓、莲子洗净,加入0毫升清水小火煮30分钟,喜欢有味道可以加入少许冰糖,继续小火煮10分钟。
注:四神汤不宜天天喝,一周1-2次即可。
白扁豆有健脾化湿功效,能通利三焦、化湿降浊,尤其适合脾虚的痰湿体质者食用。
食材:粳米、白扁豆、山药
做法:粳米(圆粒大米)白扁豆浸泡1小时,山药去皮切片,白扁豆煮熟后,加入山药,煮30分钟。
注:白扁豆和山药都有收敛固便作用,便秘不建议喝哦。
去湿气的小tips
①保证运动量
平时上班族、时间不多的人,可以像西西一样,骑自行车上班或者坐车时提前下车走一段路,每天做八段锦,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去健身房健身。
②晒太阳
每天晒15分钟以上的太阳,可以增强体质、去除湿气,怕晒伤可以避开正午,可以选择上午9点-10点、下午4点钟以后。
③睡前泡脚
泡脚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去除体内的寒湿,睡前泡还有助于放松、提高睡眠质量哦。
补充:其实湿气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作”出来,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总是在睡前洗头发,离不开空调,总是熬夜,每晚吃夜宵,思虑过度......如果说祛湿是一场马拉松,最重要的不是服用祛湿的方子,而是减少日常生活不好的行为习惯哦~